欢迎光临深圳华测仪器有限公司网站!
销售咨询热线:
18594280092
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技术文章 > 阻燃试验箱的工作原理分析下

阻燃试验箱的工作原理分析下

发布日期: 2025-09-29
浏览人气: 99
阻燃试验箱是通过模拟特定燃烧环境、施加标准化燃烧条件、监测材料燃烧行为,来评估材料阻燃性能(如燃烧速率、续燃时间、氧指数等)的专用设备,其工作原理围绕“环境控制→燃烧触发→过程监测→结果判定”四大核心环节展开,需严格遵循国际/国内标准(如GB、ISO、UL系列标准),确保测试结果的客观性和可比性,具体分析如下:
 
一、核心原理:标准化燃烧环境的构建与燃烧行为监测
 
阻燃试验的核心是“让材料在统一、可控的条件下燃烧”,避免环境因素(如温度、氧气浓度、气流)干扰测试结果,同时通过精准监测燃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,量化材料的阻燃能力。不同类型的阻燃试验箱(如水平/垂直燃烧箱、氧指数测定仪、灼热丝试验箱)原理略有差异,但核心逻辑一致:通过控制“燃烧三要素(可燃物-材料、助燃物-氧气、点火源-火焰/高温)”,观察材料对燃烧的响应。
 
二、典型类型阻燃试验箱的具体工作原理
 
根据测试标准和评估指标的不同,阻燃试验箱主要分为“水平/垂直燃烧试验箱”“氧指数测定仪”“灼热丝试验箱”三类,其工作原理各有侧重:
 
1.水平/垂直燃烧试验箱(常用,评估材料燃烧蔓延特性)
 
适用于塑料、橡胶、纺织品等材料,通过“固定燃烧角度(水平/垂直)、标准点火源”,监测材料的“续燃时间、阴燃时间、燃烧长度”,判断阻燃等级(如UL94V0/V1/V2、GB/T2408)。工作流程与原理:①样品准备与固定:将材料切割成标准尺寸(如125mm×13mm×厚度,依标准而定),按“水平”或“垂直”角度固定在样品架上(垂直燃烧时样品下端悬空,水平燃烧时样品平铺在隔热支架上);②燃烧环境控制:关闭试验箱门,确保箱内为“常温常压空气环境”(部分设备可控制气流速度≤0.5m/s,避免气流吹散火焰或加速燃烧),箱内底部设有“灭火槽”(装水或灭火棉,防止燃烧滴落物引燃其他物品);③点火与燃烧监测:
 
点火源为“丙烷火焰”(火焰高度按标准调节,如垂直燃烧时火焰高度20mm±2mm),按规定时间(如10s)接触样品点火点(垂直燃烧时接触样品下端,水平燃烧时接触样品自由端);
 
点火结束后,立即开始计时:记录“续燃时间”(点火源移开后材料持续有焰燃烧的时间)、“阴燃时间”(续燃结束后材料无焰阴燃的时间);若为水平燃烧,还需测量“燃烧长度”(火焰蔓延的距离);
 
④结果判定:根据续燃/阴燃时间、燃烧长度是否符合标准阈值,判定材料的阻燃等级(如UL94V0级要求:两次点火后续燃时间≤10s,无燃烧滴落物引燃下方脱脂棉)。
 
2.氧指数测定仪(评估材料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气浓度)
 
通过“调节氧氮混合气体的浓度”,找到材料刚好能维持燃烧的“最低氧气浓度(氧指数OI)”,OI值越高,材料阻燃性越强(适用于塑料、橡胶、泡沫等),遵循标准如GB/T2406、ISO4589-2。工作流程与原理:①氧氮混合气体控制:设备内置“氧气钢瓶”“氮气钢瓶”,通过“精密流量控制器”按比例混合两种气体(氧气浓度可从10%调节至60%),混合气体经“稳压阀”稳定压力后,匀速通入燃烧筒(垂直放置,内径约75mm),确保筒内气流稳定(流速50mm/s±10mm/s);②样品固定与点火:将材料制成标准试样(如80mm×10mm×4mm),垂直固定在燃烧筒内的样品夹上,用“点火器”(如电火花或小火焰)从样品顶端点火,确保样品顶端充分燃烧;③氧浓度梯度测试:
 
先设定一个较高的氧浓度(如30%),若样品持续燃烧超过3min或燃烧长度超过50mm,说明氧浓度过高,需降低氧浓度(如每次降2%);
 
若样品点火后立即熄灭,说明氧浓度过低,需升高氧浓度(如每次升2%);
 
重复测试,找到“刚好能让样品维持燃烧3min或燃烧50mm的最低氧浓度”,即为该材料的氧指数(OI);
 
④结果意义:OI<21%为易燃材料,21%≤OI<27%为可燃材料,OI≥27%为难燃材料(如OI=32%的材料,需空气中氧气浓度≥32%才能燃烧,日常环境中不易燃)。
 
3.灼热丝试验箱(模拟“灼热元件引燃”场景,评估材料抗引燃性)
 
模拟电器设备中“过热元件(如电阻丝、焊点)”对周边材料的引燃风险,通过“标准灼热丝(高温金属丝)”接触材料,监测是否引燃、火焰蔓延情况,适用于电器外壳、线缆绝缘层等,遵循标准如GB/T5169.10、IEC60695-2-11。工作流程与原理:①灼热丝加热与温度控制:灼热丝为“镍铬合金丝”(直径4mm),通过“电流加热”并由“热电偶”实时监测温度,可精准控制在500℃-1000℃(按测试要求设定,如模拟不同过热元件温度);②样品固定与接触条件:将材料样品(厚度≥3mm,表面平整)固定在样品台上,样品台可调节高度,使灼热丝以“1N±0.2N的压力”垂直接触样品表面,接触时间为30s±1s;③引燃监测与结果判定:
 
接触过程中,观察样品是否“引燃”(出现火焰或持续阴燃);若引燃,记录“续燃时间”“阴燃时间”,并观察燃烧滴落物是否引燃下方100mm处的“脱脂棉”;
 
若样品未引燃,或引燃后续燃/阴燃时间≤2s,且无滴落物引燃脱脂棉,判定材料“通过该温度下的灼热丝试验”;反之则不通过。
分享到: